接下来播放


中秋论月圆人和 - 苏立忠牧师

0 观看次数
HRJH
1
发布时间 19 Sep 2021 / 于 主日信息 / 苏立忠

基督教新加坡生命堂主日崇拜
日期:2020年9月 27日
时间:中崇一 9am
主题:中秋论月圆人和
讲员:苏立忠牧师

经文:哥林多后书 5: 17-21
17若有人在基督里,他就是新造的人,旧事已过,都变成新的了。18一切都是出于 神,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,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。19这就是 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,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,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。20所以,我们作基督的使者,就好像 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。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 神和好。21 神使那无罪的(“无罪”原文作“不知罪”),替我们成为罪,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 神的义。

引言:嫦娥,羿妻;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未及服之,嫦娥窃食之,得仙,奔入月中为月精。<<淮南子、览冥篇>>
到了月宫的嫦娥,日久后倍感孤寂,李商隐则写说:「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」嫦娥日后向丈夫倾诉悔意时说:「平时我无法下来,明天乃月圆之时,你用面粉作丸,团团如圆月形状,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,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。到三更时分,我就可以回家来了。」
后羿就照妻子吩咐去做,届时嫦娥果然由月中飞来,夫妻重圆,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,由此形成。
换言之,世人渴望美好团圆及幸福的情感世界。然而,在今天纷纷扰扰,离离合合的世界里,花好月圆人和往往只是理想,这跟现实似乎有太大的距离。
现实里花会凋零,美景不在,正如「月有阴晴圆缺、人有悲欢离合,人有旦夕祸福,此事古难全。」
要如何使我们的家和和谐谐,多几分幸福感呢?

1)在基督里成为「新造的人」,因此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。(加2:20)
「我」是由「手」和「戈」组成,是手里拿着武器的人,不是防备就是攻击。「我」往往是造成人际关系破裂、家庭不和的元凶。
放下自我的成见、面子、自尊心等是走向和谐的途径,然而要放下自我谈何容易。同样的理想与现实有太大的距离。就如𤠣子伸手进入椰子的小洞里抓花生,要叫牠放下花生是何等的难啊!
「自我」总是让我觉得一切问题都在别人身上。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。
一个男人穿得像希特勒去看精神科医生。他说:「你看,我根本没有问题。我有全世界最大的军队,任何我需要的钱财,以及所有你想像得到的尊荣。」
「那你还有什么问题?」医生问。
他说:「是我的妻子,她脑子有问题,她以为她是铁娘子柴契尔夫人。」
"新造的人"就是放下自我,活出"基督的我"的人,要如何做到呢?

2)要在爱中放下自我,神之所以能「放下」祂的独生子,因为神就是爱。
我们在爱中,心甘情愿地将心爱的财富放下,给子女去接受最好的教育,甚至施予那些需要的人。
同样的,由于爱,我愿意放下憎恨,原谅伤害我的人。这是不容易的,不少人认为以牙还牙是应该的,并且让对方感受到被伤害的痛苦,才能消消心头恨,更不愿让对方感觉自己是弱者,无能力釆取报复行动。其实,以牙还牙,以脚还脚,只会让彼此残废不全;以命償命只会让我们没命。这都是在亚当里的本性反应。
相反的,我们能够原谅,因为神在基督里已经原谅我们,并赐我们爱的生命,在神的爱中不仅开始接受自己、爱自己、尊重自己,心中开始萌生真正的平和,进而去接受别人,甚至原谅伤害我们的人。自尊尊人,自爱爱人才是圣经引人走向和好的次序。一个缺乏爱的人,又怎能将爱施予人呢?
另一方面,也只有真正的原谅才能带来真正的和好与和谐。因为那是来自爱的生命的和好,不是表面应酬的和好。

3)在爱中负起责任。
为着让家继续在和谐中,那是动态的概念,大家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做个负责任的人。
老我的表现就是自私,自私叫人总是看见别人对我不好,要向我负责任;爱则让我看见对别人不夠好,要对别人负责任。爱会摧逼人做个向神、向人、向自己负责任的人。
每个人都负起责任,做好自己的事,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家一定是和谐温馨的。
比如父母能好好照顾自己,让子女没有后顾之忧,就是对子女最好的关爱。而作子女的,若能照顾好自己、自己的子女、工作和家庭,让父母放心、开心、安心,那就是尽孝。
夫妻之间都能忠诚相向,彼此忠贞相守,关系必然和谐,孩子们也感到幸福。爱使夫妻不愿去伤害对方,也不愿意伤害孩子。

4)培育正面心态看一切的事件。
要让家一直洋溢在和谐的氛围,就要学习、操练「凡事谢恩」的真理,那是一种凡事都是从神的视角来看事件的心态,从今以后埋怨、推卸责任的行为都会远离我们。就如约瑟、哈巴谷等
约瑟说:「现在,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。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,为要保全生命。。。这样看来,差我到这里来的,不是你们,乃是神。他又使我如法老的父,作他全家的主,并埃及全地的宰相。」(创45:5,8)
哈巴谷说:
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,葡萄树不结果
橄榄树也不效力,田地不出粮食
圈中绝了羊,棚内也没有牛
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,因救我的神喜乐(哈 3:17〜18)
心理学上有所谓「ABC理论」,A指事件的起因,B为个人的解释和想法,C是事件的结果。相同的A可能导致不同的C,关键就在B。
有两户人家,彼此是邻居,双方的父亲都早出晚归,经常加班应酬,往往要到半夜才回家,到了家里,孩子多半都已经睡着。
然而双方家庭的孩子对自己的父亲的观感却完全不同。李家的孩子长大后只记得,爸爸是一位不负责任的男人。相反的,林家的孩子长大后对父亲充满感激,因为他是一位顾家、为家牺牲的爸爸。
这两位父亲的情况类似,然而评价卻大不同,原因出在哪里?
原因就是诠释事情的人不同! 他们用不同的心态看同一件事,结果家庭关系也大大不同。

总结:让我们成为敬畏神的人,凡事相信神在其间,常常喜乐,凡事谢恩,也常常感谢身边的人,负起责任,彼此以爱相待。中秋的花好月圆人和必然临到!

显示更多
0 评论 sort 排序方式

接下来播放